• 网站首页
  • 中心简介
  • 心闻动态
  • 周末谈心
  • 心铃协会
  • 下载专区
  • 心理评测
首页 > 周末谈心

周末谈心

  • 周末谈心

第四期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2020-12-04 09:53:30           浏览数: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

    在大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儒家经典开篇第一句道出了大学的宗旨,其不仅包含了博学之义,还包括成人、品德、社会、生活、责任等内容。大学是个体从家庭迈向社会的新起点,同学们可能会为自己制定很多任务,如:要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为继续深造打好基础;要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参加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要做社会兼职来提升自己的能力,等等。那么,亲爱的大学生朋友,你有没有想过要在大学发展哪些心理能力呢?
    其实,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心理成长的过程,上述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心理能力的参与。

    首先,我们要重新认识、接纳自己的身体。

    生理自我是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身体变化会带来心理的变化,当我们步入大学,身体发育各项指标已经相对稳定。你对自己的身材、相貌、体重还满意吗?作为一个即将成熟的男性或女性,你对自己满意吗?有很多同学不喜欢自己的身体,觉得自己身材肥胖,毫无美感;也有一些同学对自己的性发育而感到不安、羞愧、担心,甚至自卑。步入大学,我们要认真的思考一下了:你是否掌握了科学的生理知识,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你是否接纳自己不那么完美的身体?要知道,接纳自己的身体是建立良好自我评价的第一步,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受是:我能为我的身体负责,我也可以为自己的身体做些事情。比如我可以跑步、练瑜伽塑造优美的体型,可以购买符合自己气质类型的服饰,让自己看起来更漂亮、更帅气。

    如果你总是为自己的身体而烦恼,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到你:每天找几分钟的时间,给镜子里的自己一个微笑,这不但会帮助你更好接纳自我,还会保持心情明朗哦!

    第二,心理独立能力和发展自我的能力。

    相较于生活自理能力,心理上和思想上的独立对人的发展更加重要。大学生“独立”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能够形成正确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思想和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一个独立的人,意味着他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能够承担行为后果,能够对自己的附属物,小到“我”的物件、成绩、金钱、卫生、言行,大到“我”的集体事务、未来发展、人际交往等负责。所以,一个“独立”的人,才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我们平常讲的“责任心”,其实也是从独立性开始做起的。

    大学期间发展自己的专业兴趣,尝试职业发展道路,也是心理独立和发展自我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选择了某种专业/职业,不仅仅意味着你能够从中获得薪水支持你的生活,它更可能深切的影响到你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从而决定了你的生活方式。因此,同学们要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梳理与总结:我的专业核心内容是什么?与专业对口的职业和岗位有哪些?将来的工作要求我具备哪些能力?我拥有哪些能力和资源?如果有条件的话,同学们还可以尝试岗位实习,了解真实的工作形态。毕竟,我们可能会因为某种兴趣而喜欢某项工作,但也经常会因为日复一日的枯燥而厌倦工作!

 

扩展阅读: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自我同一性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提出著名的人生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如果个体难以完成他所处阶段的任务,就会出现发展危机。

    埃里克森认为,在第五个阶段,即青年期,主要任务是解决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冲突。同一性,本质上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玛西亚等心理学家更加详细地界定了同一性的概念:是指个体将自身动力、能力、信仰和历史进行组织,纳入一个连贯一致的自我形象中。它包括对各种选择和最后决定的深思熟虑,特别是关于工作、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承诺等方面的内容。如果青少年无法将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整合起来,或者说他们感到根本没有能力选择,那么角色混乱就发生了。如,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不能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

    为了形成一个统合、健全的自我,走出自我同一性混乱,大学生要增强对自己的了解和主动探索,并从多个维度整合自我。如,回忆过往人生历程,分析自己人生发展轨迹,从而找到人生发展方向;分析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他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理想我和现实我等方面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学会为自己做决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而不是由其他人来负责等等。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模型八阶段

生命阶段

心理社会冲突

特    征

第一年

信任vs不信任

当婴儿受到温暖、持续的照顾时,他就能建立起信任感;缺乏照料或照顾不够则产生不信任感。

1~3岁

自主性vs羞怯和怀疑

当鼓励儿童探索自我和环境时,自主感得以发展;当儿童的探索受到抑制时,羞怯感和怀疑产生。

3~5岁

自发性vs内疚感

当鼓励儿童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时,他们的自发性就得到促进;如果父母嘲笑孩子或过度批评他们,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

6~12岁

勤奋vs自卑

当儿童受到表扬时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当他们所做的努力被认为是不充分的或差劲时就会产生自卑感。

青春期

同一性vs角色混乱

个体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是谁”,拥有可靠和整合特性的个体被认为是达到同一性的;无法建立稳定和统一特性的个体将会面临角色混乱。

成人早期

亲密vs孤独

个体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建立一种承诺的和亲密的人际关系;这个过程出现失败将导致孤独。

成人中期

生殖vs停滞

个体是社会中能够进行生产的成员,为社会做出贡献,为未来创造人口,这可以通过工作、志愿努力和抚养孩子来实现;与之相反是停滞,它的特征是个体过度关心自己的幸福或认为生活是无意义的。

成人后期

完整vs绝望

完整是指当个体回头看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时会有满足感,这使他们能够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如果遗憾成为主导,那么个体会感到绝望。

【摘自: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自我,2007.p28】

 

    第三,要形成作为一个公民的必要的知识、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大学后,如果我们仅仅把自己定义为“学生”的角色来要求自己,那就太局限了!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公民。可以说,公民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公民参与的结果。这一身份要求大学生开始承担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责任,并不断发展完善相应的社会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思考自己做为一个公民,应该遵循怎样的价值体系?当我们全情投入地参加支教、环保、志愿活动时,当我们认真的行使自己的选举与被选举权利时,当我们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时,当我们以己之能使国家和社会变的更好时,我们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实现,这种自豪感和使命感是任何个人的成就所无法比拟的!

    第四,增进对于人际关系和对于他人的理解。

    希望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希望获得爱和尊重,是每个人的内心渴望。然而,一些同学却因为种种原因深陷人际困扰,或者怀着孤独的心情度过每一个日夜。进入到大学,我们有新的机会修正自己的人际交往理念,学习新的人际交往技能。

其中,共情是能帮助我们增进人际关系的一种核心能力。它需要我们觉察、接纳他人的情绪,并将自己体会到的情绪传递出去。如果你还是不太明白,试着感受一下这三句话有什么不同,哪句话让你感到更被理解呢?

    “你太可怜了!”(表达了更多的怜悯和同情)

    “不用过于担心,一切都会好的” (表达了更多的理智)

    “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感到很悲伤……”(共情的理解)

    你看,共情不同于同情,也不同于说教,它是出于人性的对他人的深深的理解,也是设身处地的对他人感受的共鸣。可以说,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不仅有助于我们恰当的表达情绪,还有助于我们处理冲突,和谐人际关系,试着去做吧!

    第五,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我们都期待甜甜的爱情,渴望享受爱情的愉悦,可是,爱情不只是双方相互喜欢,也是需要能力和责任的。我们要学会完全的信任一个人、爱一个人、接纳TA的所有,在TA遭遇困境的时候能够去支持到TA、理解到TA,有的时候还要放弃自我的一些主张……而这些“爱的能力”,可不仅仅是我们对喜好的人表白那么简单,它包含鉴别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等等。因此,如果在大学里我们遇到了心动的那个人,记得要学习如何去爱哦!

    第六,要逐渐完善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理想中的男性或女性的样子,这叫做“性别社会角色期待”。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勇敢、有担当、负责是男性所推崇的品质,而女生的理想品质可能是温柔、善解人意等。正在准备走向社会的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怎样的男性/女性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婚姻和家庭状态~~~如,对理想伴侣的期待可能决定了以怎样的标准选择配偶;对自我形象的设定决定了言行举止;对于家务分工的看法则决定了日后家庭分工合作模式。因此,虽然很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校园里拥有一段美好的感情,但还是希望同学们先提高自己的能力,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当自己成长成熟之后,也许我们的爱情会更加美丽!

 

——你们的心理老师:利萍
 


扫描二维码收听本期节目

  • 上一篇: 第五期 学会选择,过快乐的生活
  • 下一篇: 第三期 大学生的自我独立之路

友情链接:    教育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86080222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