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心简介
  • 心闻动态
  • 周末谈心
  • 心铃协会
  • 下载专区
  • 心理评测
首页 > 周末谈心

周末谈心

  • 周末谈心

第二十一期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谈谈如何消除无力感

    2020-12-04 11:12:42           浏览数:0

    《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直就是今年暑期档的爆款!还有不少小伙伴进行了n刷。那身为国漫之光,这个电影到底是如何俘获人心的呢?故事情节、特效制作确实没话说,传播的理念也深得人心,比如里面大火的一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台词一眼看去就能让人充满力量充满斗志,可是这句台词背后的感受和由来你读懂了吗?

 

 

哪吒得了“习得性无助”

 

    小哪吒生为魔童,力大无比,还能喷火,人人都怕他。但哪吒毕竟也是一个小孩子,细细想来,看似拥有强大“力量感”的背后,其实也惹人心疼。“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自诩小妖怪的他,说话却并不活泼开朗,反倒有些慢慢的、懒懒的;“生活你全是泪,越是折腾越倒霉。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古灵精怪顽皮可爱的他,小小年纪却内心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被生活折腾了以后,算了,啥也不做了,就躺在床上睡大觉吧。

    哪吒不被允许出门,村民都躲着他,就连从海夜叉手里救下小姑娘,村民也误会他偷小孩,对他又是一顿打骂。同龄的小孩不接纳他,不仅不和他玩,还骂他是妖怪……当一个人全力付出却依然一无所获,就不由得怀疑:“努力到底有什么用?”当我们尝试过、努力过,但最终仍然徒劳时,就有很多人开始相信“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于是不再做无谓的挣扎,选择了放弃自己,选择了“不如瘫在床上睡。”所以呀,小哪吒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逍遥又自在”,其实,他也很孤独寂寞无助,很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关心。

    从心理学上讲,小哪吒的无助叫做“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持续的失败后,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从而对现实感到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人和其他动物上都会出现。曾经有实验者把狗关在笼子里,伴随蜂音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不掉,于是在笼里狂奔,惊恐哀叫。在很多次电击之后,只要打开蜂音器,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却不再狂奔。后来就算把笼门打开,狗也没有选择逃出去,而是在电击出现前就倒地呻吟和颤抖,绝望地等待痛苦的到来,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也许会有同学有疑问:这个实验对象是狗狗,但是我们人类应该还不至于会这样吧?实验残忍,心理学家当然没有对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但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同学?他们一开始学习挺努力,但成绩就是没有提高,反复几个学期,觉得自己就是笨,不可能学会,最后彻底自我放弃。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例子。

    在心理咨询的时候,也会有很难打开心扉的来访者,虽然有很多想法很多想说的话,可是他们却怎么也不说,反而以一句“算了,说了也没用”作结。如果走近一点,你会发现,原来在他们的记忆中,小时候几乎所有试图让父母理解自己的努力都失败了,父母总是会说:“你说这些都没用!”、“你小懂什么,等你到我们这个年纪,你也会这么想的”……每次他们想和父母沟通,迎来的只有冲突。他们觉得自己永远无法改变父母的想法……渐渐地,在与父母沟通时开始习得性无助,不再试图取得沟通和理解,沉默的种子也就这么种下了。

 

为什么会出现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人都经历了许多挫折,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挫折就一定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百折不挠的人也是很多的。说到底,形成这样的无助感和我们的归因习惯有很大关系。

    归因习惯说白了就是“找原因”,事情发生了以后,我们都有找原因的本能。事情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可以用两个维度进行抽象概括:

    第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我自身的是内部,与我无关的是外部。

    第二,可变和不可变,如果事情再发生一次,不会发生改变的因素是不可变的,可能会改变的属于可变。

    举个例子来说,“父母思想顽固”这属于外部、不可变因素:因为主体是“父母”,而不是“我”,所以属于外部因素;“思想顽固”不是说这次顽固,下次不顽固,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特质,所以属于不可变因素。再比如,“我这次很努力”属于内部、可变因素,因为“我的努力”是与我相关的,属于内部因素,“努力”可以这次很努力,下回不努力,是可变的。那么同理可证,“运气不错”属于外部、可变因素,“我的能力不足”属于内部、不可变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我的能力”与我相关,属于内部因素,但是为什么“能力”是不可改变的呢?我们不是常说要提高能力吗?其实,我们所说的提高能力,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能力发挥最大值,而不是将自己的能力范围无限扩大。每个人的各种能力都有一定范围,这受我们的基因限制,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练习,可以让能力发挥范围内的最大值,但很难有特别大的突破。想想看,一名运动员花很多时间训练,尝试很多训练方法,改进很多技术,可以比原来的自己跑得快一点,但不会出现跑得比猎豹还要快的情况,甚至不会出现跑得比奥运会冠军快的情况对不对?这就是能力的不可改变性!

    习得性无助的人首先屡遭挫败,并认为造成失败的因素是自己不可控的(比如父母的顽固思想),同时感到自己的努力对结果没产生任何作用,形成了“我根本无能为力、我就是没有这个能力”的认知,这些认识和预判让他们觉得未来的情况也不会改变,导致对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兴趣,觉得这就是“命中注定”。回想一下,哪吒彻底魔化的那一次,不就是因为申公豹告诉他其实他是魔丸转世,命中注定要被毁灭的吗?当一个人感觉怎么努力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时候,就是无助感爆发的时候,可能会彻底放弃自我。

 

怎么改变习得性无助

 

    还记得电影中哪吒在无助、自暴自弃之际又是怎么做的吗?当哪吒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看到父亲甚至愿意用他的命换自己的命,他很受感动,也有了顿悟,并重新带上乾坤圈控制自己的魔性,喊出了那句燃爆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这里就可以看出,哪吒归因方式改变了,他将所发生的事情,将自己的表现归结到内部、可变化的因素,这样就获得了力量感、控制感。那我们为何不来学习一下小哪吒,改变归因习惯,消除无助感?除了改变归因习惯,还有以下这些方法可以尝试:

    首先,调整自己的目标,让目标合理化。成功的喜悦总是能让我们忘掉不开心,成功的体验也有利于缓解习得性无助哦~所以,定个小目标!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不要要求自己马上考班级前三名,可以先定个“提高五个名次”、“比上次成绩提高5分”之类的目标;不敢公开演讲的同学,不必要求自己马上到演讲比赛拿名次,可以先从大方地课堂发言、流利的自我介绍开始练习;觉得无法和父母沟通的孩子可以不要求父母立刻就全力支持自己的选择,但是至少可以让他们知道你今天都做了些什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人和事,当他们多了解你一点,沟通的成功率就多了一点是不是?

    其次,去积极关注身边的变化、抓住可以改变局面的机会。习得性无助最大的认知漏洞就是认定了改变不可能发生。就像上面我们提到的实验,当研究者把笼子的门打开时,已经习得性无助的狗狗却不再努力挣扎了,而是自我放弃式地等待痛苦的来临。有扭转机会,但却视而不见——这是习得性无助最可怕的地方。很多时候并不是“无法改变”,而是我们太坚信“无法改变”,习惯性地忽略了转机。举个例子,父母或许最近正受到某种新思想的影响,对你的生活和追求有了新的认识;再比如,这学期这门课换了一个老师,讲解方法你更喜欢,也许你学起来更轻松一些。此外,如果你还是沉浸在这种绝望和无助感里,认为无法自救,不要忘记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还陪伴在我们左右~记住,这永远都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路!

    最后还是让我们来说一说小哪吒吧。他最初不知道自己是魔丸,父母为了引导他,告诉他是灵珠转世,那时的哪吒很有学习动力,也很自信,这也足够说明“我们认为自己是谁”比“我们原本是谁”要更加重要,你对自己足够相信、足够接纳、足够热爱,才能真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一句话:“我想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而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人手握枪支就是勇敢。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能赢,但有时也会。”朋友们,前方的路充满未知,路上也少不了荆棘与鸦啼,但是请你们要一直保持热爱、相信自己!届时,阳光定会照亮你们坚定地脸庞。

 

——你们的心理老师:刘倩
 

 

扫描二维码收听本期节目

  • 上一篇: 第二十二期 守护中国“心”
  • 下一篇: 第二十期 如何更好地安慰别人

友情链接:    教育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86080222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