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5 10:11:52 浏览数:0
从2018年10月13日第一期节目推出开始,转眼间周末谈心已经陪伴了同学们3年的时光,制作了55期节目,累计阅读量超过4万人次,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今天是周末谈心最后一期节目,我们要跟大家暂时告别一下啦。原因很简单,一是梳理三年来的谈心主题,对三年的工作做一个回顾总结。另外,思考接下来能够给到同学们的更好的心理互动方式。今天,四位老师就在这里和大家聊聊。
周末谈心的制作初心
利萍老师:当时想到要做这样一期谈话节目,我确实基于很多方面的考虑,一个是因为心理咨询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因为它的保密性原则,导致很多同学对心理咨询是什么,怎样开展工作一无所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的求助;第二是我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发现,其实同学们困扰的问题有很多都是相似的,我就在想,如何能够把私密性的心理咨询工作呈现出来,让更多人受益呢?第三,是因为在新媒体时代,虽然孩子们喜欢上网,但是又不太喜欢纯文字讲授的文章;而心理工作它是一个需要情感投入才会发生疗愈的工作,因此这样一个谈话节目应运而生。如果总结一句,初心就是把我们在心理咨询室里的工作搬到网络上来,向更多的同学们传递温度,传达关爱和力量,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前行。
制作周末谈心比较难的地方在哪?
文洁老师:选题吧。其实可以分享的知识有很多,但如何结合大学生群体的身份选择主题,并且以一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入脑走心的内容形式呈现出来,确实是在做节目时需要好好考虑斟酌的地方。
刘倩老师:我也有同样的感觉,为了达到节目科普的目的,要将心理学知识从大学生们乐于接受的角度切入并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是比较难的。其实所有的知识传播都是为了让受众获益,我觉得找准传播途径和方法是关键。
李彬老师:利用新媒体的方式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对于我而言,节目的幕后制作也遇到了很多的难题。比如,缺乏一个稳定的、专业的制作班底,我本身不太懂广播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所以很多工作都是临时向其他部门借人才得以完成。后期,我们才在心理中心内部成立了制作团队,但这些同学相对来说,技术水平并不是特别高,都是一边制作节目一边提升技术,可以说是在这边学边做。哈哈,当然也包括我,秀米网这样的制作网站我真的是头一回使用。
周末谈心人气主题排行
从阅读量来看,爱情主题当然排第一啦!大家还记得《爱的六大能力》、《爱情的模样》吗?阅读量是最高的。其次是对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认识,如《从心理学角度看成年后的友谊》、《亲密and边界》;其次是应对挫折,如《从玻璃心到钻石心得修炼法》《心理铠甲大揭秘》;生命主题和情绪主题也是颇受大家欢迎,如《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赶走秋季小悲愁》。
刘倩老师:可以说,每一期节目的制作老师们都非常用心,看到有些内容非常受大家喜爱我觉得很欣慰。这也让我更加了解同学们的需求,知道同学们都在关注什么思考什么,可以让我以后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李彬老师:这几个主题也比较准确的反映了同学们的需求。尤其是爱情和应对挫折这两个方面,不论是我在上心理健康课时还是做心理咨询时,都是大家经常谈论的、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我觉得单单几期节目可能并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在周末谈心的节目中我们给大家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大家也可以自己看一些书,从书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文洁老师:首先是很开心,也很欣慰。其实每一期节目我们都在很用心的做。刚才提到的五个主题的节目。我想把这几个主题分为两大类来谈一下:爱情主题可以单独归为一类。大学生群体大致处在18、19岁至22、23岁这个年龄阶段,花一样的年龄,对未来充满向往,懵懂的爱情在这时十分突出。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处在成年早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心理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摆脱孤独感,而爱情就是大学生当下非常重要的一种亲密关系,新奇又期待,所以这个话题会让同学们很感兴趣、特别关注。其他的四个主题归为另一类,关于挫折、情绪、人际关系,关于生命的课题,可以说是在我们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分量,处理好这些主题,我们不但可以拥有更加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心理健康状态,更好的应对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充盈、富足的生命,遇见更好的自己。
周末谈心制作背后老师们的成长
文洁老师:我是2018年9月份入职咱们学校心理中心的,那时候的我有着大多数新手教师的些许不安和担忧,而咱们周末谈心节目第一期是2018年10月份推出的,可以说,咱们这个节目一路走来,伴随着我自身的成长,包括知识、技能、角色定位等等,是我自身成长道路上的一段非常重要的旅程。我在这里分享心理健康知识,陪伴同学们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自信。所以,衷心地感谢咱们周末谈心栏目。
刘倩老师:为了做好节目,我仔细研究了许多心理学的公众号,学习他们如何找到知识切入点,学习他们如何把知识讲得易于理解。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文章,感觉和以前读公众号文章很不一样,自己也学到了很多。
李彬老师:我和刘老师有一样的做法。另外,回想起当时刚接手节目制作时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我感觉除了知识技能上的学习,我的勇气也得到了锻炼。在做咨询时,我常常会遇到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的同学,他们在面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没有涉及的领域总是带着一种畏惧感,觉得自己不行,不敢去尝试。在这里我用我做周末谈心节目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只要我们敢于去尝试,积极行动起来,就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给同学们的寄语
扫描二维码收听本期节目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86080222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