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心简介
  • 心闻动态
  • 周末谈心
  • 心铃协会
  • 下载专区
  • 心理评测
首页 > 周末谈心

周末谈心

  • 周末谈心

第四十九期 爱自己,就很了不起

    2021-06-29 19:57:56           浏览数:0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王尔德

 

低自尊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一部让人很受触动的影片。它讲述了女主人公松子渴望爱、渴望被爱而坎坷曲折的一生。我们或许被松子一次又一次陷在人生沼泽之中,仍然用力生活的勇气所感动。但也不免感到惋惜,惋惜她放下所有的尊严,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却总是被伤害,被嫌弃。比如,影片中的松子,她极度渴望得到父亲的爱,小时候,爸爸常常只是关注生病的妹妹,从未对自己笑,也没有礼物给自己,就连和妹妹分享恋爱的事情都不被允许。当松子发现自己做鬼脸就能使爸爸关注自己并展露笑容的时候,她就不断用鬼脸逗爸爸笑,以从爸爸那得到笑容和关注,得到爱。松子低自尊的一生孤独寂寞,从未真正爱过自己。临终前写下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遗言。
      “低自尊”是心理学的科普文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词。自尊,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总体看法,即我们如何判断和评价自己,如何赋予我们作为人的价值。而低自尊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负面的自我评价,贬低或不相信自己的价值。它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自卑。还有一种就是自大,也是低自尊的。 低自尊的个体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不认同自我,无自我价值感,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痛苦的体验。
 

价值条件化


      Papi酱(短视频创造者)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表达了自己对待人生最重要的排序:第一:自己;第二:伴侣;第三:孩子;第四:父母。
      她认为:只有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最久,所以自己对自己最重要。
      如果是你来选择,会是怎样的呢?你是自己最重要的那个人吗?你喜欢你自己吗?
      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好像只有让父母、伴侣、孩子过得好,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感觉自己是被爱着的。否则,就会感到羞愧、自责。亦或者只有孩子乖、懂事,或者孩子感到只有自己学习好、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父母才会对自己好,自己才值得被爱。就这样,我们的爱被条件化了,我们自身的价值也被条件化了。
      价值条件化,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价值评价过程。一种是人先天具有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另一种是价值的条件化过程。在“价值条件化”的作用下,个体的价值感和自尊的获得建立在他人和社会的好评和赞赏基础上。这些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如父母、师长的期望、要求,传统的社会文化、习俗等,并不一定符合个体自身的真实需要。但个体却活在了他人的期待里,而不是去寻求满足自我的愿望或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自我价值感很脆弱,脆弱到我们很难做到认同自我,真正的爱自己,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真正的爱自己
 

      幸运的是,“爱”是一种能力,而且从来都是一种“主动”的能力,“爱自己”同样也是,它是可以不断培养和提升的。
      Khoshaba(2012)指出,自爱是“一种自我支持的状态,这种状态通过支持我们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成长的行为而增长”。
      1.觉察并接纳真实的自我
      如果一个人活在他人的期待里,连自己最真实的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他如何去寻求满足自我的愿望或行为,又如何去实现自我关爱。所以,首先要看见自我,有效觉察自我,要忠于自我真实的样子,包括感受和需求,理解自己的全部。在此基础上学会接纳,不压抑、抵抗或批判自己的不足,接纳真实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不完美,发自内心地坚定自我,这样我们才会更有力量。
      2.自我需求正常化并适度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欲望和需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这些是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动力。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对自我的尊重和重视。这能帮助我们建立自我关爱,并从中获得快乐。
      3.关爱自己的身体
      我们常在照镜子的时候,要么觉得自己鼻子不好看,要么觉得自己脸太大,或者身材不好。要知道,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绝无仅有的存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完美组合在一起,才拼凑出独一无二的你。因此,我们应该珍爱它们。所以,请找到自己喜欢的锻炼方法,坚持下去,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你的身体,它会以更好的状态和我们相遇。
      4.学会自我肯定,提升自我价值感
      要停止自责,这非常必要。“我是怎么样”对自己很重要,并且这种认知是依据自我的意识而不是别人的价值观来建立的。有着自己明确的界线和原则,不会轻易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动摇。善于表达自我,看见自己存在的价值。尝试通过每天书写2至3件肯定自我的事,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可以很好地提升自我价值感。
      5.与自爱健康的人相处
      这种方式直接,也相对容易一些,就是与自爱、且心理健康的人相处。这类人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他们所带来的美好体验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回到健康的状态中,慢慢地爱上自己。
 

澄清可能存在的误解


      1.自爱=自私
      自爱不是自私。自私的人内在匮乏,蕴含着一种不满足性。就像一个永远也吃不饱的人,因为心里匮乏、饥饿,所以你给他再多的食物,他也不满足。自私者不仅没有能力爱别人,也没有能力爱自己。弗洛姆(1956)提出,自私的人缺乏对自己真正的关心,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无法从自身获得满足。于是,他们只能不断从生活中、从别人身上攫取满足感。 他们看上去关注自己,实际是试图掩盖和补偿无法真正关注自我而体验到的失败。而一个有能力爱自己的人,不仅仅是对自己好,也包含对自己的约束,不会通过索取获得满足,也能更主动地给予和爱他人。
      2.自爱=自恋
      自爱和自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爱自己是自我集中的,自恋是他人集中的(Well, 2017)。指自恋的人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获得更好的感受,并渴望他人的持续认可;而爱自己是无需比较的。它是向自己敞开,使自己能感受周围和自身的一切;坦白承认自己的立场,愿意接受自己和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加任何评论或批判。它给自己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以便能常常与自己接触;能真实的表达自己,过真实的自我生活。 爱自己的人内心坚定,也能够真正认可自己。 
      自爱是一场走向知足的旅途,而自恋只会让人空洞。
      最后,让爱自己成为我们爱世界的起点。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怀着“爱自己”的态度,开启未来每一天的生活。

——你们的心理老师:文洁

 

扫描二维码收听本期节目

  • 上一篇: 第五十期 感谢相遇,未来更好 ——收官特别节目
  • 下一篇: 第四十六期 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

友情链接:    教育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86080222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