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15:30:02 浏览数:0
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
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认识你自己,改变你自己。你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江光荣,华中师范大学
说到心理咨询,公众对它的描述往往是“高深莫测、遥不可及”。比如:电影电视中的主人公,会在心理咨询师的开导下茅塞顿开,幡然醒悟;某位心理咨询师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超能力,通过催眠技术、心理分析,能够准确探知别人的内心秘密、性格特点、过往经历……那么心理咨询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咨询心理学首先在美国兴起,我国心理咨询起步较晚,处于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前期[1]。
那么心理咨询是怎样帮助到求助者的呢?
首先,一个训练有素的、具有胜任力的咨询师会与求助者一起面对问题,使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要知道,很多人并不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而是没有办法去面对和讨论,于是放任问题存在和发展。在咨询室里,咨询师会帮助求助者“抓住”问题的核心,在安全的环境和设置里讨论它,并发展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良好、安全的咨访关系会帮助求助者面对和消化痛苦。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咨访关系,就没有真正的治愈。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的核心是“帮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师直接给你一个方法、建议,或者资源,而是帮助你“自己帮助自己”,即“助人自助”。或许这样说你并不是特别明白——你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就像两个人一起爬山,咨询师与你并行前行,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因为痛苦失去勇气,止步不前,咨询师则会和你一起面对和讨论这个痛苦,鼓励你,陪伴你,启发你,直到你获得领悟,能够接纳和消解自己的痛苦——这个场景似乎可以形象的解释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工作关系。
再次,咨询师的专业技能和人生态度会给求助者带来治愈性的体验,比如深切的理解和共情,稳定的情绪,平和的语气……,这一方面使求助者感受到与“以前的负性体验”不同的感受,从而建立新的正性的情感体验[2],提高自我接纳度;同时也会使求助者学习到新的社会技能,并可能应用于真实的生活。另外,一个具有抱持能力的咨询师还可以使求助者拥有安全的感觉,从而在咨询室倾诉心声、宣泄情绪,打开压抑已久的心结,从而缓解焦虑、抑郁等糟糕的情绪。
当然,为了更好的帮助到人们,心理咨询的形式是多样的。按照心理咨询的规模,可以分为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按照心理咨询的媒介和途径,可以分为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
关于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
可能正因为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及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原则,人们关于它的理解途径并不丰富,因此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着认识上的误区。下面就是心理咨询误区排行榜,让我们一起澄清!
No 1.去做心理咨询的一定是“有病”的人。
实际上,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群,他们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问题并请求帮助,或者希望在某一方面做的更好,如增进人际交往技能,突破职业发展瓶颈。其次才是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但未诊断为精神障碍的人群,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上具有难以摆脱的痛苦,希望心理咨询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症状。
No 2.心理咨询就是普通朋友的聊天,咨询师只需要做到“会安慰人”就可以了。
其实,心理咨询具有严格的设置,包括时间、地点、频率、疗程、伦理[3]等,都需要以咨访双方签订协议的形式来保证。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并不是只需要爱心就可以了,也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督导才能够具有胜任力。因此,虽然朋友间的聊天能够帮助缓解痛苦,但是心理咨询并不是普通的聊天。
No 3.只要客观环境或现实改变不了,心理咨询无论如何是没用的。
其实,心理咨询虽然无法改变客观现实,但可以通过改变你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从而缓解消极情绪,产生新的体验。有来访者咨询的问题是“想改变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同理,因为心理咨询只能解决求助者本人的问题,并不能直接改变他人如何对待你。但是心理咨询师可以跟你一起讨论“你如何回应别人”以及“如何看待他对待你的态度”,从而帮助你更好的应对和解决问题。
No 4. 做一次心理咨询就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我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自身进行调整的过程,不要抱着“一次搞定”的想法解决问题。人生的路很长,别着急,让我们多花一点时间去成长!
做心理咨询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你要有正确的求助动机,是“自己”想要改变,而不是把心理咨询师当作救命稻草,被动等待拯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抱怨者”,他们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自己也很痛苦,但是往往只是期待别人做出改变,认为自己只是无辜的旁观者,这样的心态是得不到很好的咨询效果的。
其次,要聚焦自己的问题,告诉咨询师你想改变什么,而不仅仅是诉说和宣泄。宣泄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苦,但是因为心理结构仍然没有发生良性改变,所以效果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甚至会感到更加痛苦。
最后,要做好面对痛苦的准备,因为心理咨询可能会卸下你的防御[4],让你重新面对内心的伤痛,但这是一个自我成长的必经过程。
看到这里,或许有很多同学对心理咨询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那么我们该怎样进行心理咨询呢?
首先,你需要进行心理咨询预约。目前,各大高校和社会机构普遍实行心理咨询预约制。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系统服务工作,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因此咨询前预约,既可以使来访者在咨询时有的放矢,节约宝贵时间,又可以使咨询师对你的问题做到胸中有数,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其次,你要花时间了解心理咨询的设置。比如,每次咨询时间大概是50分钟,你预约的心理咨询师资质如何?技能流派所属?是怎样的风格?咨询师收费价格如何?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你更好的与咨询师匹配,从而顺利开展工作。
最后,你要了解例外情况的处理。当你脑海中存在极端想法,或处于心理危机时拨打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师一般突破保密例外,遵循“生命第一”的原则即刻启动心理危机干预程序[5]。
心理咨询既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也不等同于普通朋友间的聊天,它是一个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聊天”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咨询师和求助者共同努力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可以科学地认识心理咨询,建立主动求助的意识,更好地利用心理咨询实现自我发展!
——你们的心理老师:利萍
扫描二维码收听本期节目
[1] 20世纪初期,美国加速工业化,城市人口剧增,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员在职业选择与培训方面急待指导。1909年,帕森斯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为咨询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石。20世纪30年代,丁瓒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心理学工作;1986年,北京市朝阳医院建立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2001年8月,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并运行至2017年。
[2] 这一过程被称为“矫正性情感体验”,指在心理咨询/治疗过程中,为了抵消求助者过去的负性情感体验而创造出的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情感体验。“在求助者同意的情形下,使他暴露于过去不能处理的情感经历找那个,然后帮助他经历矫正性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可以修复求助者既往经历中的创伤性影响”。--弗兰茨.亚历山大
[3] 目前国内心理咨询行业普遍遵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想工作伦理守则》,由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拟定并发布。
[4] 防御机制:是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防御机制多达上百种,每个人都会以某几种防御方式抵御生活中的烦恼,比如一个处于家庭纷争中的孩子,可能会幻想“我真希望没这回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防御机制能够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和痛苦,但是也有可能使人们回避痛苦而退缩不前。
[5] 心理危机:美国心理学家凯普兰(G.Caplan)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心理危机。他认为:每个人日常都是在努力保持着一种内心稳定的状态,保持着自身和环境的一种平衡和协调。而当重大危机事件来临的时候,个人感觉到难以解决,自身和环境的平衡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了干扰,随之出现认知行为情绪上的一些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的状态,这就出现了心理危机。心理危机的极端表现可能为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等。当启动心理危机干预程序时,干预者会在第一时间稳定你的情绪,并通知你的家人,还可能会做出报警处理,总之,所有行动都会围绕“生命安全”来进行。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86080222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