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中心简介
  • 心闻动态
  • 周末谈心
  • 心铃协会
  • 下载专区
  • 心理评测
首页 > 周末谈心

周末谈心

  • 周末谈心

第十九期 假期实习,你准备好了吗?

    2020-12-04 11:05:18           浏览数:0

    六月将过,大四的学长学姐们也已经离校,浓浓的毕业气息过后,紧张刺激的考试周也即将开启,掐指一算一年又过去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暑假,小伙伴们有什么打算呢?很多同学都想暑假实习或者做兼职,找一份感兴趣的工作,锻炼自己的同时还能养活自己。但与此同时,内心难免有一点小不安。都说上学的时候最幸福,对于完全不同的两种环境,能不能适应是个大问题。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实习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走上工作岗位要经历哪些变化?

 

    从学校环境到工作环境,从学生到职业人,这中间不仅仅只是物理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社会角色的变化。

    社会角色(social role)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换言之,每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系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这些标准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应有的责任与行为。如果把社会比作人生的舞台,那人的社会角色就是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社会人物。在学校,我们的社会角色是学生,而工作之后,我们的社会角色就是职业人。其实,社会角色的转变我们一生中都在进行,甚至同一天在不同的空间里我们也在进行着角色的转变。例如,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生的角色规范,要认真学习,按时上课;而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应该遵守作为子女应该遵守的角色规范,要孝敬父母等等。社会角色的转变就意味着社会对我们的规范不一样了,我们的职责也在相应的改变。

    两种身份的区别具体来看:

    首先,面临的环境不同。作为学生,我们的日常起居都是在校园里,上课在教室,吃饭在食堂,睡觉在宿舍,还会有很多的假期可以出去玩!但是工作之后,大多数人要自己租房子住,平时上班的时间很长,会有加班,寒暑假更是没有了。

    其次,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在校园里,同学们面对的都是老师或同学,而上班之后,我们在单位里面对的是同事和领导,单位之外还要接触很多人,而且各个年龄段都有。

    第三,从面临的压力层面来说,职业人的压力要更大一些。作为一个社会人,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每天考虑的重要事情就是怎么升职加薪,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最后,两者面对的职业要求不同。大学的学习时间可以弹性安排,学习方法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但工作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在业务上也会有严格的规定,必须要按照规章制度来做,相应地,我们还要承担一定的岗位责任。

总结起来,从大学生到职业人,它的核心是从“要”到“给”的转变,是“索取”到“贡献”的转变。学生时代,有了父母的付出,我们才可以从家里“要”到宠爱与照顾;有了老师的付出,才可以从学校里“要”到知识与技能;有了社会、国家的付出,才可在社会中“要”到社会的资助与培养……身为学生,我们不需要考虑贡献,大可以尽管去“索取”。而成为职业人后,必须先“给”,否则什么也“要”不到。将“索取”的心态变成“贡献”的心态,是成为职业人的关键!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对人的判断有两个要求:一个叫做“潜力”,也就是看你未来成长的空间;一个叫做“贡献”,即你的加入对这个团队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而若作为职业人,我们应考虑“我能为单位带来什么?”“我能为企业创造什么?”,而不应首先去想单位、企业或老板应该给我什么样的回报。既能为企业带来实际贡献,又能有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员工才是最受欢迎的!

    这样看来工作的压力好大啊!果然还是上学最快乐!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最终我们还是要进入社会,通过工作来承担社会责任和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同学们不妨试着在寒暑假参加实习,提前感受一下职业人的角色!

 

实习期如何寻找合适的工作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是基础。自己的性格、气质是什么类型的,优势特长在哪里,劣势不足又在哪里,有什么兴趣爱好等等。可以进行自我剖析,也可以请老师、同学、家长评价自己,还可以根据我们过去做事的经验来判断,注意评价要尽量全面、客观、准确。根据对自己的评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找到“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这样在工作时会更愉快,也更容易成功。

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社会。当今时代的特征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位想找工作的大学生,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也将面临比以前更多的机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在变,我们也要根据社会要求做出相应调整。简单来说,就是要弄明白这个行业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然后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素质,如果不具备,就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

 

实习前的心理准备

 

    第一,就业目标要恰当。一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不要一味追求各方面都得满意的理想化工作,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

    第二,避免从众、攀比心理。很多同学在实习时会组团去,或者随大流,大家找什么工作,我就找什么工作。还有人觉得“我宿舍的同学找到了工作,那我找的工作一定不能比他差!”这两种心态在择业时都是不可取的,建议同学们一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

    第三,克服胆怯心理。对工作有逃避或抵触心态的同学,我建议大家要尽力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勇敢的尝试一下。开始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只要踏出第一步去,就说明我们就已经在进步、在成长啦!

    第四,不怕挫折。大学生去实习的时候,在实习单位里往往是菜鸟级别的,会承担很多没有技术含量的琐事细事,或者被派去做大家都不愿意做的苦差累差。所以遇到一些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遇到挫折,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勇于向挫折挑战,不消极、不退缩。

    第五,提醒大家,在找工作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大学生的心思比较单纯,社会经验较少,找工作时心态又比较急切,很容易被骗子和不法机构欺骗、诱惑,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警惕,做好防范工作。

祝想要实习的同学们一切顺利,也祝走上工作岗位的学长学姐闯出一番新天地!

——你们的心理老师:李彬
 

 

扫描二维码听取本期节目

  • 上一篇: 第二十期 如何更好地安慰别人
  • 下一篇: 第十八期 如何求助和助人

友情链接:    教育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Copyright 2008 青岛农业大学版权所有 Ver 6.5 鲁ICP备1302853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104号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  电话:0532-86080222   站长统计   意见反馈